常言道:“高山云霧出好茶”,高山為什么出好茶呢?海拔高就一定是好茶嗎?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吧!
就拿六安瓜片來打個比方,山腳下種的平地茶與齊云山蝙蝠洞一帶的高山茶,價格差異可以達到10倍及以上,很多商家也會把海拔高度作為一個主要賣點來宣傳。
高山茶與平地茶的品質差異的確是很大的,今天小蝠就來教大家鑒別一下。
1. 云霧多
茶樹生長在高山多霧的環境中,由于光線受到霧氣的影響,使得七種可見光中紅黃光得到加強,從而使茶樹芽葉中的氨基酸、葉綠素和水分含量明顯增加。
2. 光照柔
高山森林茂盛,茶樹接受光照時間短,強度低,漫射光多,這樣有利于茶葉中含氮化合物的增加。
3. 濕度高
高山有蔥郁的林木,茫茫的云海,空氣和土壤的濕度得以提高,茶樹新梢可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鮮嫩而不易粗老。
4. 溫度低
氣溫隨著海拔的提高而降低,溫度決定著茶樹中酶的活性,進而又影響到茶葉化學物質的轉化和積累。
5. 溫差大
高山日夜溫差大,許多有效物質在高溫的白天充分合成,在低溫的夜晚消耗的速度又會減慢,因此能夠比低山茶積累更多的成分。
6. 土質好
高山土壤風化比較完全,石礫較多,土壤通透性好,而且有機質和各種礦質元素豐富;而平地茶園多屬紅壤粘土,不但土壤結構差,而且有機質和土壤生物含量低,因此,平地茶的茶樹質量較差,香氣滋味不及高山茶。
1. 內含成分及耐泡度
高山的氨基酸、茶多糖及微量元素和芳香物質比較多,600米以下的則普遍較少,約前者的三分之一,而平地茶就更少了。這也是為什么高山茶10泡有余香,而平地茶只能泡5至10泡則平淡無味了!
2. 芽頭持嫩性
高山茶,茶樹新稍半個月都還會很柔嫩,春茶持嫩性可達一個月。而平地茶以下的茶樹新稍一個星期會衰老硬化,葉片也比較薄,這個從濕熱的葉底的厚度、韌度可以區分。
3. 預防病蟲害能力
高山茶區晝夜溫差大,不利病蟲害繁殖生長,尤其是冬天霜凍天長,病蟲都凍死了。而低山茶區的晝夜溫差小,蟲害比較多。
4. 茶葉變化空間
高山茶經過收藏存放后品質變化空間大,醇甜度高,耐泡且香氣好。而平地茶生產的茶變化空間小,苦澀度高,內含物少,不會有很好的轉化。
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,由于生態環境有別,不僅茶葉形態不一,而且茶葉內質也不相同。相比而言兩者的品質特征有如下區別:
●高山茶芽葉肥壯,色澤翠綠,茸毛多,嫩度好。由此加工而成的茶葉,往往具有豐富的香氣,而且香氣高、滋味濃、耐沖泡、回味悠長,沖泡過后葉片質厚而軟、韌度好。
●平地茶的芽葉短小瘦弱,葉色黃綠少光澤。制成的茶葉香氣稍低,滋味較平淡,沖泡過后葉片薄硬,比較干。
仔細探究就會發現,中國名茶產區雖然幾乎都位于山上,但卻集中在一定的高度范圍中。一般地處北緯30度左右,海拔在800-1200米左右,周圍的植被要豐富,多處于山的背陰面。
海拔和茶葉品質關系是很密切,但海拔太高的茶園,很容易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。冬天低溫易受凍害,夏天高溫易受旱害,而且很大程度上影響茶葉內含物質成分的合成,造成茶湯口感不佳。
所以,高山出好茶,是與平地茶園相比較而言的,也并不是說山越高茶越好。
厲害的老茶客,一口就能估計出茶葉所在的大概海拔高度,這絕對不是在吹?;蚬逝?。
生態環境良好的高山茶,具有普通平地茶所沒有的鮮爽和清甜的口感,可意會而不可言傳,相信喝過的朋友一定能體會到。
品六安瓜片 認準蝠牌茶業??!
咨詢熱線
400-100-9011